冯盛化

冯盛化

清廷御医·冯盛化,二门长支十九世,沧县北关人。

因盛化公德业恩封,祖亲职衔开列於下:

金环十七世,嘉庆五年五月初八日生,光绪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卒,享年九十一寿。配韩氏,嘉庆十三年五月十三日生,光绪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卒,享年七十寿。

曾於大清光绪十六年六月,皇上二旬万寿,耆民冯金环呈请祝嘏,恩准在百官之末另班行礼,并发执照。

曾於大清宣统元年,皇上登位,普天同庆,大典太医院冯盛化與祖父母并请诰封,奉旨准发给敕命一轴。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龙渥朝章,锡类不遗,於一命祥开家庆,貤恩爱及夫重闱。尔冯金环乃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五级。冯盛化之祖父弓裘衍泽,瓜瓞庥,作述相承,再世式彰其祖武,渊源有自。一经早裕,夫孙谋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儒林郎,锡之敕命。於戏!旧德维昭,用广显扬之志,新纶特贲,允增泉壤之光。制曰:礼由义起,宏孝治於中闺,命自天申,贲荣施於大母,尔韩氏乃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五级。冯盛化之祖母,德懋兰仪,光生槐里,珩璜作则,式垂淑慎之型;荇藻流芳,丕振光昌之绪。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安人。於鵉书焕釆,合彤史以扬休,象服增辉。拜云章而锡庆!

德润十八世,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四日生,光绪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八寿。配阎氏,道光八年十月初五日生,民国元年二月十三日卒,享年八十四寿。

曾於大清宣统元年,皇上登位,普天同庆,大典太医院冯盛化輿父母呈请诰封,奉旨恩准发给敕命一轴,将原文录载於后: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委贽策名,资敬有作忠之义,推恩逮下,貤荣溥锡类之施。尔冯德润乃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五级。冯盛化之父,善足开先,谋能裕后,衍弓裘之世业,令绪相承,表勤俭之家风,义方夙著。兹以覃恩,貤封尔为儒林郎,锡之敕命。於戏!殊恩特沛,用彰孝治,於班联庆,典新膺励,贤劳於夙夜。制曰:百职懔在公之义,懋著臣劳,九重崇教,孝之模式,彰母德。尔阎氏乃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五级。冯盛化之母,相夫以顺,育子以勤,丙夜呜机克著,闺中之范,北堂书荻,用成哲嗣之名,兹以覃恩,貤封尔为安人。於戏!贲宠锡於黝衡新承渥典沛,恩纶於彤管,益播芳声,二次呈请,诰封敕命。原文录载於后: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宣猷服釆中朝著报最之忱,锡类殊荣,休命示酬庸之典。尔冯德润乃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五级。冯盛化之父令德践行,义方夙著诗书启后,用彰式谷之风,弓裘传家,克作教忠之则。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奇政大夫,锡之诰命。於戏!笃生杞梓之材功归庭训,丕焕丝纶之色,克耀泉台。制曰:壶教凝祥,懋嘉猷於朝,宣国常有惠,播休命於庭帏。尔阎氏乃太医院七品吏目,加四级。冯盛化之母,勤慎宜家,贤明训后,相父以顺,含内美於衍璜,鞠子有成,树良材於祯干。兹以覃恩,封尔为宜人。於戏!昭兹令善之声荣施勿替,食尔劬劳之报,庆典攸隆。

沾化十九世,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五日生,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卒,享年五十四寿。

原配 张氏,咸丰三年六月初五日生,同治十三年二月十八日卒,享年二十二寿。继配朱氏,咸丰七年七月二十八日生,民国十七年七月三十日卒,享年七十二寿。

大清宣统元年,皇上登位,普天同庆,大典太医院冯盛化与长兄呈请诰封,奉旨恩准,发给敕命一轴。将原文录载於后: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委质策名,荣既膺夫簪绂;克家缵绪,光必逮乎门闾。尔冯占化乃太医院七品吏目,加四级。冯盛化之兄,道足持躬,情殷训弟。经传诗礼,青缃扬雁序之辉;庆笃芝兰,丹悖焕龙章之丽。芳徽允懋,新典宜颁。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於戏!被章服以增荣,聿显友恭之义;承丝纶而无忝,弥彰善庆之风。

制曰:教佐义方,内则允彰夫懿范;荣敷闺闼,朝恩宜体乎私情。尔张氏、朱氏乃太医院七品吏目,加四级。冯盛化之嫂,贞淑性成,徽柔道协。身娴母训,聿修卓牵之材;志禀慈徽,用衍炽昌之绪。丕昭淑慎,特贲丝纶。兹以覃恩,貤赠封尔为宜人。於戏!龙章式焕,令仪著美於当时,象服钦承,名德益彰於奕叶。

仁化十九世,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民国十一年五月初八日卒,享年七十一寿。

大清光绪三十年十月,慈禧皇太后七旬万寿,耆民冯仁化呈请,祝嘏恩准,在百官之末另班行礼,并发执照。

敦化十九世,咸丰六年六月二十二日生,民国六年二月初十日卒,享年六十一寿。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六月,补行皇上三旬万寿,耆民冯敦化呈请,祝嘏恩准,在百官之末另班行礼,并发执照。

育化十九世,咸丰十年六月初九日生,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五日卒,享年四十六寿。

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在御前药库当差,於二十二年恩准八品顶戴,至二十六年随驾赴西安省,赏加六品顶戴,并派管理药库事务,二十七年随驾回銮,后因病请假准回籍调养。

盛化十九世,同治七年正月二十七日生,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卒,享年七十九寿。

旨派在内廷值日御前应差,历有三十余年,叠次升补七品吏目之缺,奉恩赏食六品俸禄,钦加六品职衔,吏部注册行省候选县丞。民国元年兼充大总统府医官,洪宪元年保准一等军医,陆军部注册又改充陆军十三师医官,后因年迈请假回籍。

盛化公为第二次修谱再序〈创修家谱序〉

古来圣王治国以天下为一家,普同万方。大州小邑以及穷乡僻壤、山巅水湄处处有人,似难纪编,然而尚有定例,每逢五载,檄行有司, 逐一清查编造,名曰《盛世滋生人丁册》。至于士庶治家,以阖族为一家,虽族大丁多,焉能若天下之大、生齿之蕃,即不能五载一编,其可多历年而不一叙乎?盖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邑之有志也。国史、邑志者,所以纪事载人载事也。家谱之设,森列先讳,悉载后裔,义安所取,将以尊祖也,并且睦族而及追远也。然谱牒之法起于何时,不见于经史子集,意者当时世家大族,虽有谱牒而无人以传之,故无以表著于世。宋欧阳文忠公曾跋吴氏族谱,后之人多仿其体例序于谱首。周公制礼,因父子兄弟各异其姓,传世既久,一分不能复合,故宗盟家法载在典籍,姓氏之制始定。历汉魏六朝而至隋唐,竞尚门阀。世禄之家列为贵族,联合宗支,族谱遂由此而作。又先王制礼,首重祀典。天子九庙,诸侯七庙,大夫五庙,春秋致祭,事死如事生。士庶之家亦得立祠,以祀其先,报本追远——无今古,无贵贱,一也。然人之事亲,往往于亲之近者则爱而敬之,远者则忽而忘之,此人之常情也。至代远年湮,支分派别,各立门户,情谊渐疏,散处四方,庆吊鲜通,世传既久,昭穆失序,一本之亲,视同路人,觌面而不自识,甚至于为子孙命名多有冒犯先灵名讳者——此等弊端皆由于不讲谱学、失叙谱书之故也。夫谱之当叙原为尊祖睦族,宜溯流穷源、推本及末,分而合、合而分,犹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也。盖分而合者,小宗汇大宗,大宗归一本也;合而分者,大枝析小枝,小枝别各门也。间有未命名者拟之,名重者易之,失传者存之,俾子子孙孙奉持不亵,知所以尊祖;远近莫犯,知所以睦族。要之,尊祖必须睦族,未有睦族而不尊祖者也。然睦族之说,后有近于是者,以只身之视合族虽有遐迩之差,以始祖视子孙,原无彼此之别。为子者体父母之心曰孝子,为孙者体祖宗之心曰贤孙。诚能体来朝胥宇之心,敦行苇之爱,疴养关,好恶同,或出粟以赈饥乏,或捐资以助婚丧,或择师以训子弟。式相好,无相尤,睦族莫过于是;神罔怨,神罔恫,尊祖莫大于是哉——此乃谱原由至情至理。人生一世,为万物之灵,当以此情理守为本分,岂特世泽家实嘉赖之行,将桂子兰孙永锡尔类矣。至于修谱付梓以俟后之同志者。谨此为序以志之耳。

                     岁次丁酉端阳节后三日 二门长支十九世孙盛化再谨序

                                                                                               ——冯奇云   整理


    上一篇:冯殿奎〔抗战老兵〕

    下一篇:没有了

    您的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