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元勋冯国用、冯胜家族史剪影

明朝开国元勋冯国用、冯胜家族史剪影

——明朝开国元勋冯国用、冯胜家族史剪影

        为什么我会生于斯长于斯?我的祖辈来自何方?哪里是我们这个家族的源头?先人们创造过哪些彪炳青史的功业,又演绎过怎样的生命传奇?这世上有多少和我同宗的兄弟姐妹,他们又是如何散落到天南地北?千百年后,在我们这些散落各地的同宗子孙身上,能否找到一脉相承的家族文化印记?假如我们这些子孙相聚在一起,那将会是何等神奇而动人的场面?

        今天,在繁忙的工作和碎片化的生活之余,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在未泯的好奇心牵引下,刨根究底地提出这样一连串问题呢?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在茫茫世界中,不懈地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禁锢数十年之后,中国人对根的眷恋正在缓慢复苏。神州大地上,到处可以看到修复家族历史断层的艰辛努力。人们欣慰地发现,一种古老的民族情结,历经千百年岁月沧桑,依然埋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它的力量超越了时空。

   出现在古城南京的千里寻根团

        2011年5月17日,南京《金陵晚报》记者于峰接待了一批不速之客。这是一个由6人组成的寻根团,专程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来南京寻访先祖的遗迹。领头的长者冯启桂告诉于峰,他们是明朝开国元勋冯国用的后裔,他是冯国用的第20代孙,其他几位有的和他平辈,有的则是冯国用第21代孙。他们希望找到先祖在南京生活过的遗迹,并委托报社代为寻找居住在江苏、安徽一带的另一支冯国用后裔。

       据冯启桂介绍,冯国用元代末年出生于濠州定远,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定远县。汕头海门镇的冯氏家族很有名气,当地人都知道冯家是明代开国功臣的后裔,其先祖是冯国用的二儿子冯笃。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命冯笃携带金印一颗,前去镇守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粤东潮阳海门, 居住在南京的冯国用二房宋泰兴也随儿子一道前往。从此,冯国用二房的这支后裔便在海门镇定居下来,繁衍至今。

      六百多年来,冯家一直是当地的大族,历史上曾出过进士。冯氏祠堂在当地颇有名气,只可惜,抗战时期,祠堂和存放在里面的家谱被侵华日军的一把大火化成了灰烬。“这导致我们到现在都搞不清家族源流,而先祖冯国用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知道得不多。”冯启桂不无遗憾地说。

        翻开先祖写下的辉煌篇章

       潮阳冯氏寻根团的南京之行收获颇丰,他们不仅如愿以偿地详细掌握了先祖冯国用的情况,而且还获知了一些先人在南京留下的遗迹。这一切,离不开一个贵人的指点,这个贵人就是南京市博物馆的研究员王志高,他为冯氏后裔揭开了其先祖的辉煌篇章。

       冯国用出生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卒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亦有称其生于1324,卒于1359或1360之说,确切时间有待考证)。他自幼好读书,通兵法。元朝末年,群雄四起,他与弟弟冯胜随父亲冯文质避乱于定远山中,被众乡里子弟推举为义长,率领数百人据山寨自保。朱元璋略地至定远时,冯氏兄弟率众归附。朱元璋见冯国用身穿儒服,知为读书人,就向他请教取天下的大计。冯国用答道:“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愿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处征战,倡仁义,牧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朱元璋听后大喜,命他居于帷幄,参与机要。冯国用初出茅庐的这一建议,对于朱元璋早期建立以金陵为中心的基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奇取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及渡江克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太平(今安徽当涂)等重要战斗中,冯国用出谋献策,屡立功勋,成为朱元璋身边文武双全的心腹,先后授万户、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大元帅。他曾亲率500余名亲军担任攻取集庆(今南京)的先锋,此后又在攻取镇江、丹阳(今安徽当涂小丹阳镇)、宁国(今安徽宣州)、金华、诸暨等地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但此后不久,在征讨绍兴的战役中,冯国用病死于军中,年仅36岁。朱元璋听到冯国用死讯后,非常悲痛,为之恸哭。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冯国用为郢国公,其肖像放入功臣庙祭祀,位列第八(亦有史书称位列第七)。冯国用的大儿子冯诚也是一员名将,曾随傅友德平定云南,立有大功,官至右军左都督。据史料记载,冯诚体恤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爱戴。后因燕王朱棣起兵争夺皇位,冯诚被迫选择了离职隐居。

      冯国用弟弟冯胜也是明朝开国功臣。冯国用死时,因战功卓著已升任元帅的冯胜,又被朱元璋授命接替哥哥的亲军都指挥职位。冯胜的战功比冯国用更大,洪武五年(1372),明军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出击漠北,冯胜率领其中一路。最终,三路大军中,只有冯胜率傅友德等将领连战皆捷,七战七胜,缴获大量战利品,并一直打到今甘肃敦煌以西地区。冯胜以军功受封为宋国公,在当时的名将中,他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排名第三。

       冯胜的传奇故事很多,修筑长城嘉峪关便是其中之一。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西北一带边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在那里选址建关,以防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冯胜到处考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龟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他请来能工巧匠,在山上放线钉桩,准备次日破土动工。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发现地上的线和桩不翼而飞。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值班兵士禀报说:“昨夜我值班时,不曾合过一眼,到四更时分,骤然狂风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风停后,再看地面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了。”正在此时,一士兵跑来报告:“丢失的线、桩已在峡谷北面嘉峪山的山坡上找到了。”冯胜将信将疑地跑过去一看,桩和线确实整整齐齐地钉在山坡上,惊讶之余,他定下神来仔细察看起这里的地形。只见南面祁连山,北面马鬃山,西面戈壁滩,东面绿洲,还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脚下,山势平坦,方圆足有五十亩,在此处建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简直固若金汤。他暗自庆幸,当初选址在龟盖山,那里是讨赖河下游,夏季由于祁连山积雪的大量融化,洪水冲关而过,必然全军覆没。冯胜立即上奏皇帝请改关址,随后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长220丈的嘉峪关城。

       晚年的朱元璋对功臣宿将日益猜忌。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特务机构锦衣卫头目诬陷蓝玉“谋反”,蓝旋即被处死,大批将领同时遭到株连。朱元璋大杀功臣,冯胜深感不安,虽得到朱元璋的安慰,最后还是难逃“赐死”的命运。至于如何“赐死”,张岱《石匮书》说得比较清楚:冯胜妻家的亲戚告发,他在家中埋藏兵器。朱元璋把冯胜叫来,请他喝酒,说:“我不问。” 的确,一名大将军家中收藏一点兵器,不足以构成死罪,况且“免死铁券”明确宣告:“除谋逆不宥,尔免二死,子免一死。”既然这样,朱元璋只能用不露痕迹的形式,请他饮毒酒,也就是《明通鉴》所说的:“上召(冯)胜饮之,酒归而暴卒。”人们一看便知“暴卒”的原因,但却不敢明说。冯胜和傅友德一样,直到南明时期才给予昭雪,其时已是几百年过去了。

       作为南京市博物馆的研究员,王志高对本市的考古情况了如指掌,他告诉冯启桂,冯国用在南京留下的遗迹很少,但可以断定的是,冯国用的墓就在南京,其位置在城南的花神湖畔,弟弟冯胜的墓也在附近。“不过,现在的宁南花神湖畔,到处都是居民小区,要找到他们的墓非常困难。”王志高说。

       先人的墓园无从寻找,这对寻根团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不过,王志高介绍了冯国用第一个妻子樊氏之墓的发现和挖掘情况,这多少给了他们些许慰藉。王志高说,樊氏的墓早在2000年就已被发现,那年五一节,在丁墙水库(今花神湖)旁边的宁南小区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发现了一座砖砌古墓。经过南京市博物馆和雨花台区文化局的清理,在墓中发掘出了金簪、金耳环、金发髻、金锭、梅瓶、龙泉青瓷碗、银冥钱、墓志等文物。墓志的志盖上写着“故郢国夫人樊氏之墓”,证明墓主是冯国用的原配夫人樊氏。专家据墓志志文判断,樊氏夫人以高龄88岁去世。

       随后的两天,冯启桂率领寻根团流连于花神湖畔,寻找先祖留下的遗迹。离开南京前,他们向记者求助,希望弄清楚南京还有没有冯国用的大儿子冯诚一脉的后裔。“我们听说南京有常遇春、郑和等明初重臣后裔,在这里找到同族的希望还是蛮大的!”冯启桂对记者说。离开南京以后,寻根团没有立即返回潮阳,而是继续北上,前往冯国用的老家安徽定远,希望在那里找到冯国用的后裔和家族的遗迹。

       各地后裔不约而同加入行动

      冯启桂绝对想不到,冯国用长子冯诚的后裔不在南京,也不在安徽定远,而在河南西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就在他们到处搜寻先祖史迹和冯氏宗亲的时候,河南的这支后裔也在寻找着他们。与冯启桂的实地考察方式不同,河南后裔冯成群采用了高科技的网络搜寻手段,不仅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效果也不同凡响。冯成群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这样的信息:

       我是河南省西平县的冯成群。是冯国用的大儿子冯诚的二十代孙。冯诚官至云南右军左都督。1398年靖难兵起,冯诚弃官出走,来到今天西平县冯老庄见有一座后汉大树将军冯异的将军庙,依恋不肯去,住了下来,结识当地富户程员外后与其打工,显现才华,程员外将女儿嫁与冯诚,生二子海、源,至今已有25代,数万冯氏后人。

       发出信息后,他不仅被动地等待同族后人的回应,而且主动地在网上搜寻他们的信息。很快,他成功地联络上了三个地方的同族后人,分别是山东陵县的冯志军,贵州贵阳的冯万福,广西贵港的冯星初。其中陵县这一支是冯胜之子冯直的后人,冯直官至北京通县县令,朱棣兵起,他决不献城投降,后出走山东陵县,在那里定居了下来。与冯成群一样,广西后人早在2009年7月就在互联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寻根启事:

         广西贵港市冯国胜冯国用后人寻根

       各位宗亲好:我是广西贵港市的,始祖是龙泉公(名或字?),是明成化举人,曾随两广总督韩雍至粤,职务为记室,韩雍奉命征安南(今越南),龙泉公随军出征至贵县(今贵港)东博病故,其子元亮公至贵县守孝三年并居贵县繁衍子孙。据族谱记载,先祖为国胜、国用公,我族兄弟曾经走访了江浙江绍兴等地,都没有什么结果。我现在想查证一下,我祖龙泉公出生于1465年,从国胜、国用公出生(1326年)相距只有130年左右,不知国胜、国用公的后代中有没有名或字为“龙泉”的(出生在1470年左右),版者请告知,谢谢!

       找到了同族宗亲的冯成群兴奋不已,他告诉他们,冯老庄的冯诚后人正在集资重修冯诚祠堂,2013年清明节前竣工,欢迎他们到时候前来祭典。他还提议,为纪念先人,三地冯氏后人来个集会,以完成先祖未了心愿。

       冯成群是个热心人,但他的提议还是早了一点,他并不知道,就在他们三地后人急切地商议这场历史性聚会时,更多的后裔正在浮出水面。冯成群虽然采用了网络搜寻手段,但还是疏忽了几条他梦寐以求的信息。早在2008年11月,山东淄博的冯氏后人就试图在网上寻找冯胜后人。他发布了这样一则启事:

        山东淄博冯氏宗亲寻找冯胜公同支后人

        我在山东省淄博市,我们这里的冯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兵马大元帅冯胜的后人。我们有家谱,可是我们从胜祖(始祖) 祖到臣同祖 (八世祖) 中间6代失讳,据说是因为冯胜被赐死后这几代人害怕明太祖斩草除根,只好隐姓埋名到了我们这里,后来名讳就失考了.也有的说到了胜祖第八代,明朝追念冯胜功绩,允许后人降袭爵位,当然降级为世袭英武卫镇抚,好象是四品武官。在明朝只有恩荫的世官,并入军籍才能当这个官,而且胜祖的哥哥冯国用,就是英武卫上级领导都指挥使,国用去世后,历史记载“兄卒,袭职”,所以臣同祖也只能到英武卫任职,而不能承袭宋国公。我们这里的冯胜墓上的立碑人落款就是世袭英武卫镇抚冯臣同和族叔千户所正千户某某(碑文腐蚀无法看清)。据说冯臣同和长辈冯通(家谱上记的)在南京还有后人,而且据说冯胜有好几个儿子,不知道我们同为冯胜祖的传人是否还能相聚?如果你能确认是冯胜祖或冯国用的后人,并有真实资料,可以和我联系。

        同样在这一年,山东沂源许村的冯胜后人通过网络发布了这样一条修谱公告:

        许村冯氏修谱倡议书

       开宗明义,盛世修谱。我冯氏家谱年久失修达四十余年。世系不清,难以查找。为弘扬家族文化,续修冯氏家谱刻不容缓,近来冯氏各方代表经过郑重协商,首先成立修谱理事会,理事会议决定立即着手筹备重修家谱,续修活动正式启动。请各位族人,收到或听到此倡议后,积极参加本次修谱活动。外地族人请本地选派专人或来信来电与本理事会总联系人取得联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高山不弃微尘,大海不择细流。希望我冯氏子孙团结起来,让家谱成为我们亲情的纽带,同根同族,血脉相连,互为依存,共存共荣,休戚与共,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该通告甚至附上了明清以来从许村外迁的族人名单及迁往的地区,希望这些族人的后代与修谱委员会联系。其实,忙着重修冯氏家谱的远不止许村这一支,2012年11月23日,湖北荆门新闻网就登载了记者冯杰采访的一段荆门冯氏重修族谱的故事。

       冯杰采访了承担修谱重任的三位长者冯忠金、冯孝文、冯孝斌,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荆门冯氏一脉的始祖名为冯三郎,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谋臣冯国用之后,不过,三个人谁也说不清冯三郎到底是冯国用的儿子还是孙子。71岁的冯孝斌告诉记者,2009年春节,他偶然发现了两本清朝的冯氏家谱,经过仔细对比,这两本家谱所写的内容、序言、人名、辈分完全一样,收藏家谱的老人留下这样的遗言:“到孝字辈这一代不续谱,冯姓族谱就很难续下去了。”

       冯孝斌拿着手中的一本族谱对记者说,这本族谱是文革期间他的一个叔伯哥哥偷偷塞给他的,他得到这本族谱后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而是小心翼翼地保管了起来。直到最近,他动起了重修家谱的心思,才将族谱拿了出来。因为族谱记载到第十五世,而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十八世,幸运的是,之后他在叔叔手中获得了另一份重要族谱,这才将中间的几辈连续起来那是2010年7月,冯孝斌在沙洋县高阳镇看望卧病在床的一位叔叔,聊天中,他提到修族谱一事,老人说自己手中有一本先人留下的族谱,冯孝斌听后欣喜不已。十余天后,这位叔叔便过世了。

       和冯孝斌一起从事调查登记工作的冯孝文向记者讲述了让他记忆深刻的一件事。2011年11月,当时气温已经很低了,冯孝文一行人来到沙洋县高阳镇三店村,打捞起一堰塘内的第三世先人冯思聪的碑。冯孝文说,当时一行5人在寒冷的水中打捞起石碑,个个发抖,但没有一个叫苦,遗憾的是打捞起的石碑已经风化,碑文模糊不清。之后,冯孝文又根据族谱的记载,寻找'安陆府火龙山'这一地点,由于记载的地址不详,冯孝文只能根据族谱上的线索在钟祥、京山等地探访,打听'火龙山'的位置,但很遗憾,始终没有找到。冯孝文说,自从决定修族谱,他们就四处走访,虽说劳累,但他们是乐在其中。他们心中念头只有一个,就是完成这部荆门的冯氏族谱,为子孙后代做点贡献。

       修谱工作者冯忠金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重新修建冯氏祠堂(原祠堂在1958年间被拆),现在经营一家公司的冯忠金希望修好祠堂造福子孙后代。为了尽快把荆门地区冯姓一脉理清,他也希望通过媒体,让荆州江陵地区、襄阳南漳板桥镇一带、钟祥火龙山地区的冯氏后裔与他们取得联系。

       修正史学权威的重大错误

       在众多的后裔忙于寻找同族宗亲的时候,却有这样一个后裔专心致志地忙着为先祖正名。这位名叫冯志广的后人,不仅纠正了一些文章中关于冯国用、冯胜生卒时间的错误,更用确凿的史实,纠正了著名史学家白寿彝的重大错误。

      1988年8月,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主编的《回族人物志》(明代)出版发行,冯国用、冯胜被立传收录。以后相继出版的《中国回族大辞典》、《回族知识辞典》、《沈阳回族志》均有冯国用、冯胜的辞目。冯国用、冯胜究竟是不是回族人?又是如何被误认为回族人的?对此,冯志广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在一篇题为《冯国用后人有话说》的文章中,他作了如下论证:
       第一、《回族人物志》、《沈阳回族志》等均为今人所写,不是历史记载。历史上没有任何关于冯国用、冯胜、冯诚是回族的记载。《回族人物志》、《沈阳回族志》等将其写为回族,是写书人的编造,是牵强附会。编造、牵强附会的东西不能做为推论的依据。

       第二、沈阳冯姓是回族不能说明冯胜是回族。实际上,沈阳冯姓只是山东陵县冯姓的后裔。山东陵县冯姓是冯胜儿子冯直的后代。冯直娶回族女为妻,其子依母教,因而后代皆回族。这支冯姓后代以后又走到山西,走到沈阳,一代一代都信仰回教,因而那里的冯姓人均为回族。这应是冯姓人向民族大家庭的扩展,冯姓人不但有汉族,也有回族。冯姓人为各民族和睦相处做出了表率。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不能因为这支冯姓是回族,硬说他们的老祖宗是回族。

      第三、我们是冯诚的后代,据统计,有1700余户,没有一户回族,我们和回族共处一乡,说冯诚是回族,乡人都不理解,看了都感到可笑。乱写书,是很不严肃的事,也是乱史,误人子弟。
      上述文字不仅解答了冯国用兄弟的民族归属问题,也不经意间提及了冯国用、冯胜后裔的更多分支,其中包括辽宁、山西等地。当然,冯氏后裔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网络上有信息透露,还有一支冯诚的后代生活在云南宣威和贵州威宁交界处。而更令冯氏后人震惊的消息还在后头。

        忆库网编辑的重大发现

2011年11月,忆库网创建了冯国用、冯胜的人物志。在搜寻两位明朝开国功臣的资料时,编辑人员意外发现其后人在网络上寻找宗亲的多条信息,于是,他们继续深度搜寻起来。很快,一个重大的发现浮出水面:曾任北洋政府代理总统的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是冯胜的后裔,而沿着冯国璋一脉向下搜寻,居然发现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也是冯胜的后人,而冯国璋正是冯巩的曾祖父。于是,冯氏家族的人物谱上,又增添了几个重量级人物。

       冯国璋于1859年1月7日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冯胜后裔冯禄自安徽奉命北迁,长途跋涉达四年之久,最终定居于现在的西诗经村。明清年间,冯氏家谱曾两次遭到兵火,其中一段已无法补续。现存的《冯氏壹支家谱》仅能确定以三世祖冯禄为此支的第一代祖。相传至第十一代,形成西诗经村有名的冯家东西南北四大院。

       冯国璋的祖父冯丕振是正南院,他是晚清的一名太学生,家境富裕,有地300亩,为该村四大户之一。但冯国璋父亲冯春棠,却因科举落榜,精神失常,加上遭受天灾,家道逐渐中落。冯国璋年幼聪颖,心宽志远,性情豪放。童年在家乡私垫读书,青年时求学于保定莲池书院,边学习,边谋生计,最后因贫困难支而辍学投军。1885年,冯国璋进北洋武备学堂学习,由于刻苦好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1893年,他投奔聂士成军中担任幕僚。甲午战争中,他随聂转战东北前线,屡为聂出谋划策,为聂军赢得较佳的战绩,颇得聂士成重用。后冯国璋因呈现自著的兵书于袁世凯,而得到袁的赏识,被委任为督操营务处总办,新军兵法操典多为他一手修定。他与段祺瑞、王士珍有北洋“陆军三杰”之称。
       1903年,冯于北京担任清政府练兵处军学司司长,亲手培养了一批具有浓厚北洋派系观念的军官,对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遭到禁卫军官兵的反对,以致议和条件迟迟不能发表。这时,冯国璋决心助袁一臂之力,亲赴禁卫军总部召集全体官兵,做通了禁卫军的工作,平息了一场企图阻碍清帝退位的禁卫军风波,在关键时刻为袁世凯立下了汗马功劳。袁世凯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冯国璋出任直隶都督兼民政厅长。后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筹备称帝时,他是北洋系中反对称帝的第一人,在联合全国力量反对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国会补选冯为副总统。黎元洪辞职后,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

      冯国璋最钟爱的三儿子冯家遇(1888-1953),是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早年留学德国,归国后由军事转投工商业。先后主办东方油漆厂、保定电灯厂、天津恒源纱厂、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等企业。抗战期间,日伪多次邀请他出来做官,他以疾病缠身为由极力推辞,并用黄胆水涂面,以装病容。他给后人留下三条戒律:一、不能在租界购置房产寻求外国保护;二、不许出洋读书,娶外国老婆;三、女人不能戴钻石戒指,因钻石戒指最昂贵,而且都是从外国进口的。

       在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50号,有一座端庄素雅的奥地利式小楼,曾在1917年担任代理大总统的冯国璋下野后,就居住在这里。如今,这座小楼的主人是冯国璋的孙子冯海岗,他的父亲就是著名实业家冯家遇。这位74岁的老人,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膝下有二女三子,最小的儿子就是享誉海内外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

       冯海岗谈起祖父冯国璋时,感慨颇多,他对媒体记者说:“我祖籍河北省河间县,祖父出身贫农,小时候家境很惨,大年三十全家只能熬粥度除夕。祖父未成年就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后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从军后当过伙夫。祖父有严格的家训,就是勤俭持家、个人奋斗。”

         从裂变到聚变 

       故事说到这里,一个六百多年前从南京散落到天南地北的血缘纽带已清晰可见。严格地说,它不是一条纽带,而是一张血缘关系的网络。今天身处这张网络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家族基因,共享着同一个先祖的辉煌记忆。从六百多年前开始,他们的先人从同一个家庭中走出,而后不断地拆分和离散,演绎了一段家族裂变和繁衍的史诗。如果将冯国用和冯胜的父母开始算起,两个生命一代代地繁衍下来,到了六百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展到数万个生命。然而,无论怎样裂变,这些散落各地、从未谋面的生命均被同一种不朽的情结维系着,这一情结赋予了他们一个共同的心愿——在裂变中实现聚变。

       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这些天南地北的宗亲们相聚在一起,那将会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当所有不同的声音讲述着同一个家族的传奇,每个支脉的故事,都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井井有条地交汇成一段绵延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她的每一朵浪花和每一阵波涛都是那么地无法捉摸,面对这沧海桑田的无穷变幻,最冷静的心灵也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然而,正是在这种时空嬗变的强大冲击力印衬下,跨越六百多年的家族相聚,才会给每个后人带来无限的欢愉和永恒的回味。世界上难道还会有比这更强烈、更清澈、更深邃也更持久的情感吗?

       当情感的冲击渐渐平息之后,我们相信,这些同族后裔们会把各自带来的族谱汇总起来,在分享一顿丰盛的历史大餐之后,一丝不苟地核对每一个细节,由此编纂出一部跨越六百多年、涵盖整个家族及其每个分支的家族通史。这样的史籍有着官方史书和专业历史学著作无可比拟的文化内涵,如果说后者只是历史的器官和骨架,那么,前者便是历史鲜活的血肉。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我们才能感知她的心跳和呼吸,才能理解她的心绪和情感,也更容易把握历史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您的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