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明代开国将领宋国公冯胜的后裔,在明史中,以冯胜的军功最多,杀戮也最重,他的地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曾经三次北伐蒙古,歼敌无数,仅是在最后一次剿灭元朝旧部中,于弱水河下游遭遇卜颜铁木尔的抗击,冯胜包围黑诚(哈拉浩特)久攻不下,竟下令改道弱水河,断其水源,渴死城中军民无数,于是弱水河从此改道,《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海市蜃楼般美丽的黑城,终于成了一座鬼域。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是那些厉鬼冤魂铸就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历史上真正功成身退的有几个,终是难逃文种的下场,范蠡之所以能名垂千古,只是说明他的特例与侥幸。富贵这玩意,得之也难,弃之更难,一旦得手,便以为从此扭转了历史,殊不知,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水花而已。开国功臣大将的伏诛,也是冤冤相报的结局,虽说是人固有一死,只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病死、老死之外的死法,都是不祥的,可是若要拿一场富贵来抵换,又有谁不去前仆后继。
冯胜的命运还是不错的,被赐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与其它被杀的大将相比,几乎是死在了最后,更庆幸的是没有殃及到子孙,只是不得袭封爵位,死之前设了一桌丰盛的家宴,从容地毒死了所有的女眷。
一部家族史的兴起与流传,往往取决于某人的显贵发迹和迁徙流落,居于鲁北陵县的回族冯氏,始祖是冯胜的儿子冯直,冯直(一作冯植)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任河北柏乡知县,因念着皇恩浩荡,誓不与篡逆合作,拒不献城,逃亡异乡,后流落到德州陵县,娶了有穆斯林信仰的女子为妻,故而后世子孙皆为回族,冯直在南京、柏乡是否还另有汉族后裔,不得而知。北京、沈阳的回族冯氏,皆是由陵县东关迁出。
清代康熙24年的陵县出过武进士冯义,我家高祖八爷是同治年间的武举,所使用的腰刀、双钩,“文革”期间才丢失,而伯父入过黄埔,父亲行伍出身,纵观历代陵县回族冯氏都有尚武的传统,应该是与冯胜有渊源的。
关于冯胜的后裔,目前发现的有数支:
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冯家冲村
二、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民国代总统冯国璋是冯胜之孙冯禄的后裔
三、山东沂源县许村冯氏,是冯胜之八代孙世袭镇抚冯臣同后裔,今许村青龙山之阳有冯胜衣冠冢墓碑等
四、山东德州陵县冯氏、河北大厂、山东苍山县磨山镇马庄冯氏(始祖皆为冯直)
关于冯胜后世子孙的民族问题,一直是研究的对象,前三支后代都是汉族,唯有我们的这四支是回族,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家族的起源也反映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问题,在如今的穆斯林研究中,常被用作实例来说明。回族,本来就是“汉回”,是汉人与信仰伊斯兰教民族通婚而来,但汉族本身却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融合集体。
当年冯直以一任县令亡命陵县,使后人由汉族转化为回族,而我的祖父也以一任县令的角色亡命回乡,死于非命,由于在外娶了汉族的女子,作为后人的我们也由回族转化为了汉族。从此冯胜的后裔,完整的演绎了一场与少数民族的交合与剥离,由汉到回,又由回到汉,这其中似乎蕴合了某种因果,记得父亲讲过,他小时候,曾祖母常常指着墙上那口、八爷曾经用过的腰刀,说到:“它好久没有吃肉了”,听来令人唏嘘不已。
附冯胜简介资料:
冯胜(?—1395),明初开国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冯国用弟,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兴、晋大元帅。兄卒,袭职,为亲军都指挥使,从战鄱阳,下武昌,庐州,取江西诸路。与诸将收淮东、取泰州、湖州、平江,功仅次常遇春,迁右都督。从大将军徐达北征,下山东诸州郡。明洪武元年(1368),兼太子右詹事。引兵取汴梁、洛阳、陕州、潼关,继征山西,擒元右丞贾成,左丞田保保。二年,克凤翔、巩昌,逼临洮,降元将李思齐。三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出西安,破扩廓帖木儿,封宋国公。二十年(1387),拜征虏大将军,讨金山之元将纳哈出,降其众二十万。二十五年(1392),奉命籍太原、平阳民为军,立卫屯田,功高望重,屡受谗毁。洪武二十八年(1395),因连坐蓝玉案,遭太祖猜疑,奉召回京(今南京),赐死。
(耨云堂谨以此文为山东陵县回族冯氏宗族提供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