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内]有感第四、五次修谱序

[族内]有感第四、五次修谱序

经第四、五次修谱有感

《首次缮谱,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时隔二百三十年。由五门二支九世祖守壮公携族人为族系源沿,立纪建谱,致后人编续奠定根基》。功德无量,冯氏后裔之福泽。然憾之事!未将出自凤阳何地?另四支系【先祖以来,兄弟五人,交河前冯一位、后冯一位、河间诗经村一位、庆云冯家桥一位】详文载承!恐是二百三十年后所辑,难考佐证。    

《第二次修谱,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距初次缮谱[公元1634年]时隔二百八十年,有十八世克良公翻阅书箱检点谱稿,遂殷然有修谱之思,聚族人之力终园宿愿》。听老辈人讲,曾有祖籍二位族人骑毛驴寻至寿明公属系。应是二次修谱时段,但当时本系三门十七世〔世禄年高或巳过世,十八世公〔恺〕应为年幼,另其各门不知何故也未加关注,至未能参修,实一大憾事。  

《第三次修谱,[公元1957年],距二次修谱[公元1914年]时隔四十三年。有十八世祖克滋克良,十九世祖恩镳、树本诸公,倾全力终成所愿》。不知何故本系仍未参修。吾系十九世公玉亭、二十世公梯云、二十一世公荩臣,对第三次未能参续深感责重,祖孙三人既着手缮辑汇总,奔走于属系各支村,为该系接源及参加第四次续谱奠定了坚实根基,了却该属断续、短源缺谱之憾事。功绩为本系后辈子孙所敬仰。  

《第四次修谱,[公元1987年]距二次修谱[公元1957年]已间隔三十年,第四次修谱有二十一世公书林发起,十八世公克升组办并以重资捐助,於一九八七年腊月告成》。寿明公属系操办人十九世公玉亭,二十世公梯云、宝云等,曾多次亲力往来於沧州前枣园、大阎台。吾系原记载始祖是“守明”,然原祖族谱为寿明并无“守明”,而相差四世。分析原由恐老辈字误所至〔守与寿〕。经多次考对最终接续在九世守远公足下。另听老辈讲吾系由大闫台迁至九女河,又由九女河迁移至小国庄[坟茔原新生农场二斗],十三世寿明公小国庄立祖,为吾系始祖。

从大阎台九世守远公至十三世寿明公,其中还有三世坟在何处不详。听大阎台的祖人讲九世守远公后辈另葬于大阎台西北名小树林处。因年久而失。对此结果系内族人存有疑异。但源自前枣园大阎台於先人传授无异,世辈无误。“佐证为种福台例次修谱从未间断。师长冯绍闵於吾系十九世世数未更”。然年代久远知情者早巳仙逝,事已至此只有以此为纪。好在吾属十三世寿明公后各系目前世系清晰,尊卑有序,兴念先辈之功绩。然系内今辈对谱续源沿观浅念淡,甚感忧懑。届时之人办妥届内之事,上慰先祖、后启子孙当尽应尽之责,更昐有此责念之人辈出,将系属源流梳理有序,传承清晰无失。历经四~五次修谱感受颇深,若当届先人稍有关注,不致存尽详、疑异之憾。    

《第五次修谱[公元2011年],距四次修谱[公元1987年]间隔二十四年,由二十世宝敏公,二十一世书元倡议,在十九世公殿凯领导组织下,用时近一年告竣》。系属组织者殿云、奇云、建全响应老家族人修谱倡议,驱车亲赴各支系采汇新增人丁。在各支系族人顶力协同下,如期付搞并组织各支系代表参加大阎台组织的五修告竣活动。《注;吾系属长门新德公下九世五支守远公下,至十三世寿明公下兄弟五人分五门》。 

                   二十世孙奇云有感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然阅谱后,系中遗漏欠缺很多,长门:天津、营口,次门:鞍山、营口,四门:长春、四平,五门:张家口各有欠缺,于是由我发起驱车同殿云兄、树山、树春前往营口、鞍山、天津、南马集等找寻及通讯联络。至此五门各支系除张家口外,均已园满纳续,了却一宗心愿。还存一心愿,欲将家谱全牒五部,用二至三年时间编撰至电子板,增添图像、出生日、寿终日及个人简历。此愿工作量大难在简历选辑,只所以有此愿是经深入之中有感。先人一世辛劳传于后人的仅一个名讳而已,实为憾事。身处当下,传承之责如不尽心,其不重蹈先人之辙,何对后人。此软件可编、易存、容量大、便操作、易普及更利于年轻人光顾,何愁传承问题。实现此愿还需族人的大力协助!昐共勉之。 

                    二十世孙奇云补 〈二零一二年六月〉


    您的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